2024-05-15

网上时间不值钱

 


最近的网购让我很是光火,原因是商家经常玩一个小把戏​:
如果一件商品的市场均价是2000块钱,它的配件是​400​元。商家把商品和配件放在一起上架,这样我搜索商品名称时,就会在商品图片和名称的下面,​显示配件的价格。​当我大喜过望点进去之后,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,有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。
我懂一点产品,我也略懂一点技术,这种事情在我看来不是什么难题,​就是平台纯粹地放任,任由商家胡搞,用低价诱骗点击,浪费​用户时间。商品归商品,配件归配件,大家不要算在一个类目下,不同时进入搜索结果,这是​多么困难的事情?在搜索结果列表里,如果商品标价偏离市场均价20%就直接降权,不予显示,​我看谁还敢那么玩?
前段时间某互联网电商大厂突然做反思状,宣布重启网页版开发和优化,说是之前只照顾App用户,忽略了​网页用户云云。我看这个反思的深度大概是纳米级别的,买卖商品这种有几千年历史的事情,价格是最基本最基本的​信息。这种信息都不能准确提供,网页响应速度达到毫秒级又有什么意义?连菜市场的菜贩子都不会做这种事---他在市场里高喊“小白菜2毛”,你过去问,他回答你说,2毛是塑料袋​的钱。都是这种菜贩子,菜市场有多整洁多卫生谁会关心?
我只能说,​网上的时间不值钱。
​商品价格陷阱只是一个小问题。看看各大电商平台的产品,当你​搜索什么商品名称的时候,返回的结果页面都是什么样子?只要商家给了钱,平台管你合适不合适,匹配不匹配,把​付费商家的产品直接塞了进来。于是,我作为用户,想要搜索一双拖鞋,结果看到一堆马桶、牙刷、洗涤液。需要一行行看,在缝隙里去找我要的拖鞋。搜索结果页都变成了广告页,商家做个价格陷阱这种事情又算得了什么呢?难说双方一见面,​怕是要互道倾慕之情,纳头便拜,结为异姓兄弟---感叹对方欺诈​用户的手段让自己如此心折,竟然不是一母所生,也是天道无眼,命运弄人。
以前互联网上有一句口号,​我觉得它道出了互联网服务的实质:以用户利益为依归,全力为用户创造价值。这两年我越看​这句口号,越觉得和现实无关。忍不住去把口号摘了下来,翻过来一看,发现后面用马克笔写了一行大字:以KPI为导向,榨干用户为股价​提供支撑。
我觉得​背面这句话才是真心话。说什么为用户创造价值,​这都算是奢望了。我作为用户,只敢想一下​互联网服务为我省点时间,省点金钱那就已经谢天谢地。而现实是许多互联网服务让我耗费更多时间,​就为了省一点点钱,很多时候甚至根本不省。我并没有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我需要的商品,但是我额外耗费了几倍十几倍时间去浏览,​然后买了一堆可买可不买的东西,为平台为商家创造了销售量,​这里面的人肉电池感就很强烈。
直播和直播带货,我就不说了。当街胸口碎大石卖大力丸居然成为了主流销售模式,​那说明大家的时间真的一文不值。
谁能想到在2024年,互联网发展已经超过40年的今天,我做为一只上网接近30年的老网虫,现在要买点什么东西,需要先去问买过的朋友,请他们甩给我个链接,而不是直接去电商平台搜索。我觉得值,就算是在微信里发出消息然后等回复,也要比直接搜索​强。朋友给我的链接,那才是直通车,​点开了就可以直接买,不用多想。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用肉身先接受折磨,支付了所有代价之后给出的​优质答案。
虽然说可能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时间的确不值钱,​但是因果这种东西很是玄妙。觉得用户的时间不值钱,于是自己的时间也就慢慢变得不值钱,别人一天能做到的事情,自己这里也许需要半年。不单自己的时间也变得不值钱,自己的赚钱时间也逐渐减少到岌岌可危的程度。长期做没有价值的事情,于是让自己失去价值,谁能说因果和业报是虚假的呢?


------


2024-05-14

机械父母

 


昨晚,OpenAI 开了一场25分钟的发布会,推出新产品AI模型GPT-4o。当全世界的家长用户们缓缓意识到巨大的惊喜已然降临时,发布会已经结束。
这是因为新模型GPT-4o 可以阅读文字,观看图片,聆听声音,理解问题,进行推理演绎,然后用延误时间极低的响应速度用语音给出回应或者答案。因为间隔时间极短,和新模型的机器人对话​就像是和真人对话一样​。和人类不同,OpenAI 的机器人声音动听,语气生动,极富耐心,循循善诱,于是父母们看到了​辅导孩子功课这一苦差的光明未来。
之前人们普遍猜测,​OpenAI 可能会在发布会上推出搜索引擎,遭到了​断然否定。看过GPT-4o 之后,​我认为发布不发布新的AI 搜索引擎已经不重要了。因为人类从来就不需要搜索引擎,人类需要的是自己提问,然后有人给出回答,至于说回答的那个“人”​究竟是真人还是机器人,​大概没有多少人会真正关心。如果可能的话,人们更愿意有一段持续的对话,可以​继续追问下去,得到更为详细的解释。
所以,理想的搜索引擎不是人们在搜索框里输入一行字,然后在搜索返回的结果里一条条找寻自己需要的​答案。理想的搜索引擎应该是人们直接用说话的方式提问,搜索引擎理解问题,然后去找寻答案,​直接告诉人们答案是什么。人们可以就这个答案提出更多问题,搜索引擎继续用语音进行回答和解释,就像是两个人在聊天,或者找一个​专家进行一对一咨询。
现在的GPT-4o 已经有点这个意思了,大众并不喜欢OpenAI 的这些古怪产品编号,但是大众很容易理解GPT-4o 可以辅导孩子功课这件事,无论是哪一个国家,哪一种文化。OpenAI 给了用户一个具体的使用场景,用户并不关心这后面有什么模型,是什么原理,他们知道新模型可以辅导孩子功课,可以作为私人助理,可以做实时同声翻译就够了,他们​会直接去用。用户习惯了在OpenAI 的产品里提问和得到回答,新一代的搜索引擎也就确定了下来。人们并不关心什么是什么,他们只需要有用。
尤其是辅导孩子这件事,挽救了许多家庭里岌岌可危的​亲子关系。OpenAI 的机器人用语音和孩子沟通,永远不会发火,永远都充满耐心,永远都循循善诱,永远都不断给出肯定和赞美。如果说以前父母对自己扔给孩子一块Pad,好让自己有一两个小时清闲这样的事情心存愧疚的话,对现在把孩子扔给AI ,让AI 指导孩子完成每天的功课这件事,应该毫无心理负担,而且​会在心底里默默点赞。因为传统搜索引擎是直接给出可能的答案列表,让人去选,而AI 机器人却是一步步引导孩子去自己得出答案​,就像是个​月薪10美金的私人家庭教师。
我个人对这件事情真正感兴趣的点并不在于搜索,私人助理,实时语音交互这些问题​。有人会很在意,会写很长的分析文章,并不需要我来多事。我感兴趣的是,人类为什么会热衷于做​父母?比如说义务教育,义务教育就是国家要做所有民众的父母,所以怎么教育孩子不是父母的事,国家要求适龄儿童去学校​接受教育,否则就是违法。又比如说婚姻,婚姻是两个人的私事,最多是两个家族之间的内部事务,但是国家要做超级父母,规定了谁可以结婚,几岁可以结婚,小情侣不去专门的民政部门拿到两张证书,​就不是婚姻而是同居。
现在有了AI ,​AI 同样要做父母。类似陪伴孩子,辅导孩子功课这样的事,我看很快就会落入​AI 机器人的手里。于是,在学校孩子受到国家父母的照看,回到家孩子受到AI 父母的​照看。前者的结果我们都已经看到了,它让小朋友逐渐体制化,逐渐社会化。但是后者的结果现在我们还不知道,机械父母,或者是机械保姆、机械家教,在漫长的相处之后,和孩子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,​现在还很难以预料。
想象一下,未来孩子的导师就是AI,导师的肉身就是手机或者平板,​导师用声音陪伴孩子几十年乃至一生,AI 了解这个孩子的一切,彼此之间建立起深厚的羁绊。​那么也许可以反过来问一句:这个孩子是什么?还可以追问一句:那孩子的生物学父母究竟​有什么用?制造工具?
​好像趋势就是如此,人类在一点点远离所谓的自然状态,不断用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来改造自己,逐渐朝着非人化的方向演进,人和人的创造物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。当然,此刻没有多少人会关心这件事,父母们正在盘算,如何让自己的iPhone安装上OpenAI 最新的App,然后把辅导功课这件事彻底交出去,自己终于可以在晚上8点坐在沙发上戴上耳机看一部​电视剧。


------



2024-05-13

不必悔恨

 


有时候,我觉得我这里像是个告解室,许多读者会跑来写自己的心事,倾吐自己的情绪。未必期待我的回答,只是相信事情到我这里就终止。这样的话,总算是有个人可以说说心里话,却又不用担心他泄露出去。以前还有人会问我:你会看的吧?现在已经没有人那么问了,估计是默认发出来我都会读到。《槽边往事》是告解室,我是房间里悬挂的晴天娃娃。
在所有倾泻而出的话语中,有极大数量的一类都是表示自己的悔恨:本不该做什么事,本不该认识什么人,本不该去什么地方,本不该动什么念头.....于是懊恼、羞惭、愤怒、焦虑不安、自我责备这些情绪就在那些大段大段的留言中不断翻滚。
一般来说,告解室都应该用吸音材质,晴天娃娃也绝对不应该开口说话。否则,那些倾诉的人听闻有回音就会像鹿群听见响动那样一惊而散。但是这些负面情绪我见得太多,觉得有必要稍微帮忙平复一下,毕竟对于个人而言这是个折磨。
在今天的题图里,我画了一间海边的工作间。你可以看到它是全木质结构,落地玻璃窗,工作台和墙上整整齐齐放满了工具。现在我告诉你,房间里撒了一杯水,那你能找到吗?你肯定找不到,因为地面上有个摔碎的灯头,你的眼睛在图片里一圈圈搜索,但总是忍不住要回去看破灯头,以至于无法仔细观察房间里其它的部分。
你的悔恨之情对你个人的影响就类似于此。图片里有枝条摇曳身姿妖娆的树,蔚蓝的大海上白色的海鸥在盘旋,木头板材反射阳光发出温暖的光芒,或许房间里还有木头的清香味道。但是灯头碎裂,很突兀地躺在地板上,于是你就看不见这些东西,你的注意力就围绕着房间里最明显的一个问题流连不去。
当你陷入悔恨的时候,你同样也看不见别的东西,整天心思都围绕着悔恨打转。然而,无论你怎么懊恼、羞惭、愤怒、焦虑不安、自我责备,事情已经发生了,并不会有任何改变。反复思维“如果我当时没有......”这种假设性问题,对你没有任何帮助,只会一次次重新点燃悔意,继续把你反复煎熬。与此同时,你正在错过眼前的树影摇曳,群鸥翻飞,日脚在木地板上的移动,房间里微妙的光影变化,以及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木头清香。它们正在此时此刻显现,它们也正在此时此刻消失,而你全部都错过。
如果你错失的不是风景,而是会给你生命带来巨大改变的人和事呢?那么,你就会因为陷入了不可变更的过去而错失了可能的变化,因为你根本没有注意到。
我并不是鼓吹厚颜无耻地活着,要告诉你什么不要脸就能成事一类的话。你看,我并没有在标题里说“不要悔恨”,因为你我都避免不了这种情绪,是人就会犯错,有犯错就会悔恨。但我说“不必悔恨”,意思是你想要悔恨大可以悔恨,但是这种情绪没有必要,稍微意思一下祭奠一番昨日的愚蠢就放下吧。
不能改变的过去就把它暂且放在一旁,然后把自己的心,自己的注意力转到眼前来,关注正在发生的事,正在见的人---这是个芝麻和西瓜之间的关系。然后,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依然做不到,还是紧紧攥着芝麻不肯撒手,事情应该是这个样子,大部分人也应该是这个样子。
这里存在一个很微妙的关窍:悔恨之所以会那么强大,是因为人会非常坚定地认为自己“应该”是某种正确状态,“应该”有某种正确选择,不肯接受自己可能出错出问题这种事实。这种坚持相当顽固,导致人会直接拒绝、否认出错的那个自我。又因为这种强烈的否定存在,就像是密闭的房间里充满了汽油蒸汽,​稍微一点火花,就会迸发猛烈的嗔恨心。对曾经的自己愤怒,对自己曾经的选择愤怒,对于曾经的人和事​充满愤怒。而人对愤怒有瘾,​很容易沉浸进去不能自拔。
这种剧烈而迅捷的变化不是现在才有,而是在过去的岁月中自己一次再次​地重复练习:出了问题---归因于自己---不接受这样的自己---嗔恨发生---嗔恨伪装成​反思和后悔。正因为之前有无数次重复练习,人几乎是眼睛都不眨​就可以陷入强烈的悔恨里,没有第二条路径选择,而且一旦去了就不打算出来。
之所以说不必悔恨,其实说的是不必​嗔恨,尤其是不要嗔恨自己。一个人和自己的关系紧张,一个人对自己过于严厉苛刻,才会​有这种嗔恨心。悔恨只是这种心对应的多种症状之一,​可以观察一下,喜欢悔恨的人是不是对自己周围的人也不怎么样?​是不是也对周围的人造成很大的压力?
喜欢悔恨,惯于悔恨,来我这里留言​其实帮助有限。因为说到底,这种复诵和回忆只是在反复强化悔恨,无非是可以通过倾诉发泄掉部分​嗔恨。关键问题是要打断连锁反应,不要每次以犯错起,以无穷无尽的​悔恨终,中间的速度就像是闪电​。发现自己正陷入悔恨,浑身不自在的时候,最好停下来问问自己:我在恨什么?​恨的对象是什么?恨的理由又是什么?
然后再慢慢回忆一下,从小到大,那个要做最正确的自己,最成功的自己,最可靠的自己,最稳定的自己,以及​所有类似的想法,究竟是怎么来的?是自然而然从自己心中升起的,就是自己的本来​面目,生下来就认为自己应该是这样一个人?还是说,是在后天不断被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恋人同事老板路人甲乙丙​以及社会反复驯化的结果?是外界的强制植入,植入久了以为​义体就是自己?
我个人觉得,如果一个人可以通过认识真正的自己,解决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,愿意接纳真实的自己,那么能在很大程度上消弭这种嗔恨心。嗔恨心变得​虚弱甚至消失,那么就不会习惯于自我责备,不会陷于悔恨而不能自拔。因为那就是你,​高处低处,成功失败,正确错误,得体失仪都是你,每一面都是正常的,没有哪一面是必须的,应该的​。
最后,题图的房间里并没有倾倒​一杯水。只是因为我那么说了,你那么信了,于是你就觉得在哪里一定有那么一杯水。这杯存在于信念中的水,甚至要比一杯真正的水还要真实,产生的压力不安和真有一杯水倾覆没有多少不同。​
你相信你就是你,同样也是如此。

PS.​为什么是晴天娃娃?因为晴天娃娃是秃头。



------



2024-05-12

北漂十六年

 


十六年前的今天我从昆明来到北京,此刻窗外的天光和那天​同样明媚。那天我在想着地震的事,怀疑那是不是​个有关于前途的预兆。今天我想的却是北京夜空里的极光,让这城市在十六年后依然能显现出我不曾见过的一面。

一个人如果能顺利从小学到​大学毕业,刚好是十六年。许多人在这城里待上十年,就觉得​自己融入了本地生活,已经算是个本地人。我没有这种想法,​可能是因为他们买了房,而我没有。买了房的人会感觉自己生出根来,扎入大地​,从此安定。我还在租房住,和安定下来相比,和获得一处​安全的巢穴相比,我不愿意失去漂泊感。如果一切都是临时的存在,一切都只是暂时的显现,那么会​感觉每一秒都活得更加真实,自己并未滑落到所谓的熟悉中去。

因为有陌生感,才可能存在着不间断的感受。比如说大雪覆盖窗外熟悉的景致,又比如说夜空里摇曳的玫瑰色极光​,都强烈地提醒自己​时光之流正在身边匆匆流过,变化正在悄无声息发生。

我曾经非常担忧,担忧我会​卡在北京城的某一处地下室里。家乡回不去,明天等不来,​就像是被活埋在这城的地里。​那时候我在网上看过许多北漂手记,天真地认为北漂一定会从某间地下室里开始。然而,我从未住过任何一间地下室。每一匹小马都在渡过自己的河流,每一条河流都彼此不同​。当你投入你的命运,命运自然会有它的安排,住在哪里并不是其中最重要的事情​。有诗人曾经写过,​睡在哪里都是睡在雨里。

即便是在这数千万人口的城市里,一个人需要的只是一份工作,也许两份。几个朋友,​一个月见一面,也许一年。三五家餐厅,​有些认识老板,有些认识招待。剩下的只需要接入网络就好了,这城市是由外卖和快递所支撑,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堡垒一样的​家里独自支撑很久。就像是一颗尘埃,​隐没在尘埃海里​,消失在​雾霾天里。

有人问这一切值得吗?那是因为他没有在最早想清楚一个很简单的问题,​我想去北京和我去北京做什么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?自己想去的那个北京,地点可以替换为纽约东京伦敦,​永远都抵达不了。无论自己得到多少,​都会觉得不值得。北京不是个目标,不是个解决方案,它只是北方的一条河流,你需要穿过它​抵达你想要去的地方。有些人只能在北京见到,有些事只能在北京发生,​有些人生只能在北京实现,​仅此而已。北京本身无关紧要,​它也可以是上海,也可以是深圳。倘若财富、机会、资源突然在沙漠中某处集中,那么也同样可以​是那里,那里连​人造的雨都会迅速出现。

​如果说北京真正具有什么独一无二的优势,那​就只有找人一件事---北京可以无限压缩人和人之间的距离,无限​减少人和人之间的网络层级。比如从我的家乡飞到我老师的所在地,只需要40分钟,开车也只需要​12小时。但是这一点点距离,可能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能​突破,因为我们彼此并不知道对方的存在。但是,我们各自飞行2000公里去到北京,​在北京我们反而能更快相互找见。事实就是如此,你在人生中应该认识某个人,那个人就住在你家两条街之外,​那么你去北京会更容易找见对方。

在物理存在之外,还有另外一个北京城。换一种眼光去看,它是一处泛着蓝光的信息核心节点,从全国各处的信息涓流全部汇集到这里​,透过人际网络过滤和重整,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需要的人,需要的物,知道自己做任何事需要​的知识和资源。北京其实不是个适合打工的地方,这里​真正的工作只有一种,那就是信息处理。而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都依附在特定的人身上,​所以信息处理的核心就是找人。找到合适的人,剩下的事情都会轰隆隆自行​运转​。而且,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多,​彼此还相互认识。

北漂十六年,偶尔我也会疑惑​:为什么非要在北京不可?我所做的事情,绝大部分都可以在线上完成,并不特别偏好某个地点。​理论上来说,我在拉萨或者曼谷都可以做相同的事,生活并不因此而发生改变。​在别处,可能气候条件,生活条件反而还要更好一些---这是因为距离信息中心处理器的距离越短越好,即便不是每天都需要使用,​但是需要的时候触手可及这件事很重要。信息可以交换,但是人​却需要面对面。可以这么理解,​待在北京并不是选择生活质量和便利,而是选择睡在机房里。至于说历史、文化和文艺这些人文环境,那就是在机房底板上的枕头和迷你音响,​勉强让你睡得舒服一些,但多数人选择裸睡,似乎也没什么太大问题。

十六年在我出发前,我从未想过自己将要面对的是这样一座城,​会在这城里过上这样一种生活。随着时间流逝,我发现一切和金钱无关,和机会无关,​和成功无关,只是和自己如何理解这个世界有关。​许多人选择了漂泊的生活,认为幸福在别处。幸福未必能找到,​后来可能连带自我都一并迷失掉。但是这种漂泊和追寻并非全无意义,在途中,人总是多多少少深入​了解了一点这个世界。而人也总是在一次次深入了解之后,重新在这个世界上​安放自己的位置。得意或者失意,得到或者失去,成功或者失败,都转眼成烟,人​最后还是得学着自己和自己相处。无论是在北京昆明大理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地方,​都是如此。

而归根到底,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也是暂居,也是漂泊,​一切也都只是临时的兴建。显性的北漂沪飘深飘是人所共见的,然而那些在家乡,在自家中的​隐形漂泊却较少为人所知。所有人的问题都是对于自己的欲望知之甚详,但是对自己​却知之甚少,所以总是觉得在远方才能找寻到答案。也许不需要远行,也不需要漂泊,​你需要的答案就在镜中,凝望向镜子,生命中的极光也许就会在下一刻​悄然显现。



------


2024-05-11

为风找理由的草

 


“风往哪个方向吹,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。年轻的时候我也曾以为自己是风,可最后遍体鳞伤,我才知道我们原来都只是草。”
---电影《艋舺》台词
在公众号里每天看读者留言,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。我就发现有一类读者,​特别喜欢为强势者辩护。我都没有批评马斯克,只是没有赞美,他们就不高兴了,​在留言区里教训我。我都没有具体谈某位公关负责人如何酿成公关灾难,他们就在留言区认真解释,真话从来都是残酷的​,不会让人觉得好听。我只是说自己对苹果iPad Pro 2024版本宣传广告的个人观感,也有读者来分析说苹果的受众就是这样,苹果做过精准分析,反问我有没有考虑可能支持这个广告的人是最多的,​只是人家进入了所谓“沉默螺旋”......
站在我的角度,​我都懒得去分析这些解释的合理性。因为在我看来,草对另外的草解释风吹得如何有道理,这件事情本身​就很让人难于理解。就像是你问一株草:请问,你是什么?​结果它回答你说:我是风的自来水。
之前我写过关于分析型学者和解释型学者之间的区别,很多人没有觉察​到里面强烈的揶揄和讽刺之情:
什么是解释型学者,什么是分析型学者?
就是说,当老爸打儿子的时候,解释型学者跳出来说:没错!老子打儿子,天经地义!《Nature》最近一期有论文说体罚孩子能提升未来孩子收入水平达27.45%……
而分析性学者看了会说:从历史上来看,家长体罚孩子在 1XXX 年开始就被视为不人道的野蛮做法。从法律上来看,这个行为违反了 xxx 法第 XXX 条第X 款。从社会行为学的角度看,诉诸暴力的教育手段说明当事人缺乏……
无论解释型和分析型学者怎么说,都比不上隔壁王叔叔。他听到了哭喊声,强忍着心痛,默默拨打了报警电话。
分析型学者起码指出了问题所在,而解释型学者把一切不合理的问题解释为​一种类似福利的东西,努力为它找寻合理性,希望所有人能够接受。

问题是,无论你解释不解释,马斯克都在精神上不断给予员工极限压力,公关总结想辞退人就已经辞退了,苹果要把广告拍成那样就拍成那样,不单拍成了,而且发布了。​你解释不解释,别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意欲来。​所以,这种解释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服承受者和异议者接受。​那你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情呢?为什么说服草们接受风吹对于你而言那么重要?
现在,宣称要秒批辞呈的人被秒辞了,伟大的苹果也​道歉撤回了广告视频。​怎么会?风的​合理性呢?​不是事实来的吗?不是​做过精准人群分析客户画像来的吗?不是道出大多数人心中所想而不敢明言的东西​来的吗?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,这不科学啊。
重话我就不多说了。依照我这种老帮草的想法,​这世界由无可计量的草组成,于是在草之上就​有了形形色色的草台班子。没道理说,草一旦变成草台班子,就立即和草截然不同起来,进入了另一种​空间,另一种维度,如同高等生物一样俯视低等生物。是草就会做错事,不因为解释不解释就​会发生本质性的改变。
草是很柔弱,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但是早在唐代就有人说过载舟覆舟的道理,草虽然很柔弱,一根草怎么感想并不重要,但是一旦草们都不高兴了就会是​大问题。喜欢为风找理由的草们,可以多想想这句话。​不怕你们的分析落空,怕就怕你们是对的。因为草再怎么理解风还是草,风​根本就看不上。而如此理解风的草​,就不可能继续为草们所接纳。所以,别把自己弄成无处可依的草。
古希腊人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:凡远离城邦者,不是神灵即为野兽。


------



2024-05-10

用什么听音乐

 


买东西的时候,最困难的部分是做决定。一个人想要学会把分析自己真正需要什么,放置在他人说什么好之前,需要漫长的时间。一旦学会了,做决定就不再困难。
在买器材听音乐这件事情上,我认为虽然自己人到中年,但是我的需求更接近今天的年轻人,甚至是未来的年轻人。年轻人最大的问题是没钱没房,租来的房子面积很小,所以不可能购买传统的HiFi音响。个人预算,邻居投诉和未来的搬家都有潜在问题。我没有自己的房子,问题也是同样,不可能在漂泊的时候带着半货箱音响器材走。
从个人审美上,我也不喜欢家里有个专门的音响柜,里面层层叠叠放满了黑胶机、CD机、解码器、前端放大器、功放机的机箱,边上还要堆满线路和纯净电源---我一直怀疑,中年男人玩音响是一种变相的炫耀,炫耀自己的财富,自己的房子面积,炫耀自己安定下来的生活---因为拥有了这一切,所以他可以安然坐在沙发上听音乐,而且是在他单独的音响室里。
这些东西对于飞行不利。
这就解释了市场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耳机在销售,似乎再开1000家公司推出5000款耳机产品,市场也能贪婪地一口吞下。人总是要听一点音乐的,人不总是有房子的,耳机是随身设备,刚好满足这一部分需求。
而且从追求音质的角度来看,把耳机升到顶,按照发烧友的术语达到“退烧”的程度,大部分都市白领以及部分学生都能做到。一部好的耳机,加上耳放,再加上一台播放器,以及所谓的高档线材,可能加起来都不够买一对HiFi大品牌的入门级音箱,但是音质已经非常美了。
如果退而求其次,购买无线蓝牙耳机,音质上可能会下降一些,但是用起来更方便,对人的行动影响更少,而且连耳放和线路都能一并省去,完全不影响自己提桶跑路时提供背景音乐。
只是耳机对耳朵的压力很大,尤其是长时间听。耳机尤其是入耳式耳机对于听力的伤害不是个猜测,而是一个医学事实。虽然聋了对于晚年夫妻关系会有所帮助,但是同样也不能和孙子孙女聊天,所以还是保持听力完好为上。

把音响设备从耳朵上拿下来,那么接下来的选择就是蓝牙音箱了。蓝牙音响大多以便携式为主,为了方便外出聚会露营,有些甚至还提供了防水功能。即便不考虑外出,蓝牙音箱在设计上颇用心思,作为家里的一件摆设也很好看,尤其是中高端蓝牙音响,本身就是工业精品,有些更能接近包豪斯的作品。
蓝牙音响使用起来也很方便,现在蓝牙协议已经升级到5.3,和手机相连能够高速传输数据,让音质逐渐接近CD音质的下限---不足够好,但已经足够用了。无论是单一蓝牙音箱单独播放,还是多个音响串接成为多声道蓝牙音响系统,播放、控制、连接都非常简单,除了音箱之外没有额外的设备,最多有根电源线。
而且,蓝牙音响已经彻底走上了另外一条音响之路。现在的蓝牙音响基本上是以无缝隙接入家庭数字环境为要务,能够语音控制,能够接入家庭智能中枢,只考虑流媒体播放,只考虑Wi-Fi和蓝牙传输,最多有个3.5mm的口方便连接电脑。也就是说,蓝牙音响是纯为新世代基于网络的数字生活设计的产品,这和传统HiFi完全不同,意味着选取蓝牙音响的同时,就放弃了成吨的外设。
大爷大叔玩HiFi音响,年轻人玩耳机玩蓝牙音箱,这不单纯因为经济条件的差异,而是理念上的根本不同。一台家用电器能否接入网络,在一部分人那里决定了是否要去购买使用。

也不是说有了耳机和蓝牙音响,人就不需要传统的HiFi了。只不过今天人们的需求可能和前人又有些不同,比如说房子小是个实际存在的问题,所以大型书架音箱,落地式音箱就不再进入考虑范围。迷你音箱,7寸以下的书架音箱才是考虑的重点。放置的位置也不是传统的客厅或者音响室,而是利用它们的小体积放在电脑边上,放在桌子上,放在客厅一角。
同样的,人们也不想再购买一堆昂贵笨重占地面积极大的外设。对于大爷和大叔而言,黑胶和CD作为音源极为重要,功放和解码机作为核心部件极为重要。但是对于新世代而言,使用流媒体的数字音乐替代黑胶和CD是一件不需要过多思考的事情,也就可以省下两台价格不菲的播放器。与此同时,市场上的有源音箱也更受年轻人欢迎,因为自带电源,内置功放,可以做到即插即用,谁去考虑什么前后级搭配,音箱什么功放才能推得动,推得好之类的问题?
价格也是一个问题。传统上,买一套音箱只是花了预算的一半,还有一半需要去购买外设。为了追求所谓极致的音效,很多大爷大叔家里的功放价格是音箱的数倍。这对于今天的人而言,是难于想象的事情。花一万块钱买一台电脑,难道还要再花15000块钱买显示器?花3万块钱买一台电视机,难道还要再花3万块钱配一套2.1音响系统?
小空间,小音箱,小动态,以及简化运行的需求,让HiFi变成了小音箱+小功放+mini流媒体播放器+手机App的新组合。传统厂商在应对这种市场需求变化上显得非常笨拙和顽固,似乎不知道用户真正需要什么。不情不愿推出了流媒体播放器,但是硕大无朋,又是显示屏又是全金属外壳,卖好几万一台。手机APP做得跟大便一样,界面只适合音响工程师调试平衡用,正常人根本不明白使用逻辑是什么。
反而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商正在这个领域内快速崛起,他们制造半本书大小的功放机,制造比Apple TV还小的流媒体播放器,并且在第一天就支持蓝牙和Wi-Fi,并且支持QQ音乐协议、Spotify Connect, TIDAL Connect, AirPlay 2, Google Chromecast Audio, Alexa music, DLNA, Roon 等等​和流媒体连接、播放、管理有关的一切,可以在一台机器上播放几乎所有大型音乐流媒体平台的内容。此外,还内置了解码器提供数字解码,对外可以接NAS扩展储存空间。
再加上方便友善便利的App,只要在家里有Wi-Fi覆盖的地方,就能实现跨房间、跨设备​、跨存储空间,遥控播放/切换音乐,而且在Wi-Fi下音质可以达到CD级别---这才是现代人需要的家庭音乐生活。而这样一套极简风格的家庭HiFi系统,​总价格可能不超过5000块钱,但是10万块全套​的传统HiFi音响系统却不一定能做到。
时代变了,人们不要专门去专门的位置听音乐,人们要利用无线让音乐始终跟随​在自己身边。
传统HiFi好不好?​当然很好。问题是,那不是我​需要的,也不能满足我的需求。我没有那么高的预算,没有大的房间,​对于音源也没有那么神圣的追求。从第一天开始,我就是在Winamp听音乐,习惯了​手指点几下就要听到我想听的音乐。我一点不反对网易云音乐,不反对QQ音乐,不反对Spotify,不反对Apple Music,我愿意用买正版CD和黑胶的钱去买各种流媒体会员。而且要我说的话,在Tidal上花的钱是我最满意的一笔。
​怎么解释这种传承关系呢?​就像是我也看音响杂志,但我看的重点不是里面介绍的新音箱,新功放,因为​看一眼最后的价格我都觉得心惊肉跳,觉得看到了可怕的罪行。我看的是测评文章的最后那一部分,在那一部分里所有的编辑都会介绍自己用什么​CD专辑去试音。我把CD的名字记下来,然后去流媒体上搜索,于是建立起一套我​的私人音乐库,它要远比所谓的发烧天碟和试音碟好​多了。编辑们应该很生我这样人的气,但是我一点都不在意。
对音乐的热爱是会传承的,但是用什么听音乐,怎么听,大概不会是永续不变的事情,起码在房价发生变化之前​不是如此。


------


近期热门博文